夜
小
中
大
世民搖了搖頭,冷冷道:「此人居心叵測,城府很深,你不知道他的〖真〗實想法,不到最後關頭,絕不能太相信他,不過他的兩個兒子確實是他軟肋。」
「殿下,要不要把他的兩個兒子弄進王府來,逼他效命。」
李世民背著手走了幾步,最後他停住腳步道:「倒也不必這樣做,這樣反而會驚動太子,楊峻就成了廢棋,最好的辦法是引而不發,監視住他的兩個兒子,但又不動他們,楊峻是聰明人,他會乖乖聽話。」
「殿下果然高明。」
張公瑾讚嘆一聲,又問道:「那楊嶸怎麼辦?」
李世民鼻子裡微微一哼「楊嶸此人名聲太壞,估計太子也不會太信任他,用他做餌,我們暗渡陳倉。」
……
洛陽,楊元慶從襄陽返回中原後,已經快半個月了,他一直便呆在洛陽,每天都十分忙碌,接見從河南道十二郡絡繹趕來的官員,視察農田水利情況,探訪民生。
洛陽城在去年冬天經歷了最後一次大戰後,幾乎成了一座空城,人12隻有七千餘戶,不足五萬人,昔日的園林瓊海已經損毀殆盡,變成了一片片農田,亭台樓閣化為殘垣斷壁,滿目瘡瘓,楊廣曾經窮天下之財打造的一座繁華大城,已經無比衰敗。
不過在數萬隋軍近半個月的清理整頓之下,洛陽城的污穢垃圾都已填埋乾淨,整個城池雖然人煙稀少,倒也乾淨清爽,整個城池煥然一新。
天剛剛亮,洛陽城門便像往常一樣地開啟了,早等候在城外的數百農民一擁而進,挑著菜擔,推著魚車,爭先恐後進城做買賣,遠遠的,還有千餘名騎著毛驢、趕著騾車的移民,扶老攜幼,帶著微薄的家當,準備返回洛陽城。
這些原本都是洛陽居民,躲避戰亂而離開了洛陽,隨著戰亂結束,他們開始返回自己的家鄉,幾乎每天都有數百人、上千人從各地返回,守城的士兵早已司空見慣,也不盤問,任他們進城。
在人群中跟著幾名騎馬的官員,為首之人正是從太原趕來的楊師道,身後四五人都是他的隨從,雖然是隋朝相國,但楊師道卻沒有擺出高官架子,而是跟隨著大群民眾中,慢慢進城。
「楊樁國!」
城頭上忽然有人大喊一聲,楊師道一抬頭,只見是一名校尉模樣的軍官,但在他旁邊一名頭裁金盔的將軍正笑眯眯地看著他,正是楊元慶,楊師道心中一熱,白城頭揮了揮手。
進了城,楊師道翻身下馬,快步上了百道,向城頭上走去,楊元慶已滿臉笑容地等待他多時了「我估摸著楊相國會來,所以一早在城頭等候,果然來了。」
楊元慶半真半假地開著玩笑,兩人一起哈哈大笑起來,幾個月不見,兩人皆感到份外欣喜,楊師道上下打量楊元慶,見他變得又黑又瘦,下頜長出硬硬的短茬,不由感慨道:「殿下辛苦了。」
楊元慶微微一笑「打天下嘛!哪有那麼舒服的事情,總歸是要辛苦的,不過這種苦日子快到頭了。」
楊師道聽出了楊元慶話中有話,連忙問道:「殿下準備什麼時候攻打關中?」
「這個問題不急,我帶你看一看洛陽新貌。」
楊元慶命人親兵準備馬匹,他和楊師道翻身上馬,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沿著定鼎門大街向北緩緩而行。
楊元慶用馬鞭指著兩邊的坊牆街市「剛進洛陽時,真是一片狼藉,到處是人畜死屍,臭氣熏天,還好,清理了半個多月,又用石灰水灑銜,現在再也沒有了污穢之物,變得乾淨清爽多了,現在每天都有人往回遷移,縣衙內忙得一塌糊塗,基本上都是來置換房契。」
「殿下有沒有考慮遷都洛陽?」楊師道笑問道。
楊元慶搖了搖頭「不考慮遷都洛陽,不過將來可以作為東都,我還是決定定都長安。」
「其實我倒覺得沒有必要,我們新隋的基礎不是關隴貴族,而是山東士族,我覺得定都洛陽更符合朝廷的利益,我倒建議殿下把長安定為西京。」
「這個等我的子孫來考慮吧!洛陽現在太破敗,想要恢復往日的繁盛,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在天下積貧,至少需要二、三十年才能恢復元氣,我不想把財富耗在建立新都之上。」
說到這,楊元慶話題一轉,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