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淚系導演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真兇其實是他?

阅读页设置
背色

  

  

  

  

  

  

  

  

字體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書架 下一章

    《七宗罪》點映之後口碑直接就炸了。

    事實上,到了如今,雖然和《七宗罪》曾經的年份早就已經完全不同,可是有時候真的是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而一部電影如何脫穎而出?

    可以說有很大一部分真的是全靠同行襯托!

    《七宗罪》本身的確足夠優秀,再加上近幾年來,實際上,懸疑罪案片出現的並不少,可是因為時至今日,很多套路早就被用老了,想要創新,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的新套路,真的是太少太少。

    如此,《七宗罪》就更顯得尤為難得,事實上,《七宗罪》的結局,可以說對於一部商業電影來說,並不是理論上的最好的選擇,因為太過壓抑,太過絕望,太過黑暗了。

    但是有時候,有些事情,卻會有例外。

    《七宗罪》就是如此!

    媒體對《七宗罪》的報道評價更高。

    《七宗罪》刷新了犯罪題材電影新的高度:將犯罪心理和社會化矛盾結合,形成高度緊張的劇情和可值得深入探討的社會意義。——《洛杉磯時報》

    「《七宗罪》的沒一個畫面近乎教科書一般精確和油畫一般美麗的構圖,從頭到尾的大雨和小雨,看得人目瞪口呆。」——《好萊塢報道》

    「《七宗罪》無處不在的細節,令人絕望的結局,細思極恐的深究,堪稱今年最值得一看的懸疑片!」——《時代娛樂》


    等等,等等。

    當然,少不了各路影評人的各個方面的深度解析和不同方向的解讀。

    其中特別有意思的是一個,可以說和主流的解讀完全截然不同的評論,這個影評來自於一向不走尋常路的影評人大衛·莫里森。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大家更多的討論的是,電影的細節,電影的裡面的比如那個箱子裡裝著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討論的是,這部電影和社會存在的問題,有何關係?是否現實之中也有同樣的故事?

    等等,等等。

    但是大衛·莫里森卻另闢蹊徑地解讀了這部影片。

    「電影名為《SEVEN》寓意為七宗罪,整個電影的主線也是追蹤即將以七宗罪的每一項為由殺/傷受害者的兇手。

    所以我們默認上述的七宗天主教罪行在電影裡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體現。我這裡說體現,是因為很多觀影者看完電影,單純地一門心思地追問剩下的兩個屍體在哪,米爾斯警官妻子翠西到底有沒有被砍頭。其實這裡我認為大部分人對七宗罪的理解存在謬誤,認為七宗罪就等同於七具屍體。請暫把思維放寬,只要每一宗罪都在電影裡得到體現,不管是死是傷還是任何其他的形式,那麼就是完整的。

    那麼我們來看,前面的五宗罪行:暴食、貪婪、懶惰、色慾、傲慢已經分別在死者胖子、死者律師、半死不活的神經病吸毒者(也是第一個嫌疑人)、死者妓女和死者女明星的身上得到了體現。而僅次於傲慢的嚴重罪行暴怒和嫉妒卻並沒有直接以謀殺的形式展現給我們。

    大多數觀眾囫圇吞棗地認為突然出現在警局,十指染血的=神經病患者約翰·杜就是兇手。甚至想都不想一個連環作案,折磨受害者最長達一年而心中毫無波瀾,把警方當傻子玩弄主動提供線索的一個自大、狂妄、冷血、謹慎的高智商犯罪分子,為什麼要像個智障一樣自曝,而且是以這麼無厘頭的方式。

    既然大眾認為突然自爆的兇手就是兇手,那我們就乾脆來盤盤這個准兇手約翰。因為電影不是動畫片,兩小時零1分,每一秒的安排都有目的。所以約翰不對勁的地方,自然就是暗示真兇的地方。這個看似符合兇犯特徵的狂熱天主教徒、神經病、高學歷嫌疑人,有著四點值得考究,直指幕後真兇的細節。

    首先,在警方盤問約翰,約翰非常輕鬆地供認不諱前面的案子都是他做的時,他曾把頭偏向隔離玻璃外的老警察唇語些什麼,而老警察看了一眼立刻轉開了頭和面前的人說話。我在看到這個鏡頭時非常確認他們認識並且有某方面的連結,但老警察卻絲毫未透露過他與約翰相識。而且約翰的唇語,以老警察沙摩塞的謹慎和細緻的辦案風格不可能忽略如此重大的線索



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真兇其實是他?  

『加入書籤,方便閱讀』

上一章 首頁 目錄 加書籤 下一章
相關:  隱者逍遙  超級洞府  半壁文娛  我真不想拍爛片啊    從海賊開始橫推萬界  黎明赤輝  大玄印  開局賬號被盜,反手充值一百萬  嘿,妖道  
同類最熱
搜"催淚系導演"
360搜"催淚系導演"
語言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