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聽了陳洪的話,孫承宗的神色淡淡的,並沒有露出高興的表情。
有的時候,對方恭喜你,對你來說真的不見得是什麼好事情。尤其是在這樣關鍵的時候,稍有風吹草動,都會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動亂。
「多謝陳公公。」孫承宗禮貌的拱了拱手說道:「不知孫某何喜之有?」
聽了孫承宗的話,陳洪的神情里掩飾不住的欣喜,他用左手向上空託了一下,笑著說道:「陛下下了旨意,孫閣老要高升了!」
陳洪一邊說著,一邊從旁邊跟著的小當差手裡面將聖旨拿了過來。
孫承宗不敢怠慢,連忙撩起衣袍跪下聽旨。
周圍的人見狀,也跟著跪了下來。
大明朝的聖旨分為幾種。
一種是皇帝吩咐,內閣擬旨。這種算作真正的聖旨,也是整個朝廷意志的決定。這聖旨拿到哪裡都沒有人可以拒絕,抗旨不尊是要殺頭的。
除此之外還有中旨。這種聖旨是皇帝繞過了內閣和文官,自己寫的聖旨。通常情況下也是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的,尤其是對太監、錦衣衛或者軍隊來說。
但是在文官那裡,中旨有的時候就不好使,這是文官給他們自個兒搞出來的特權,也算是對皇權的一種限制。只不過這種限制是畸形的,是出於文官的利益,用以增長文官的權勢。究竟是誰的比重更大一些,恐怕也沒人說得清。
這一次陳洪宣讀的這份聖旨,自然就是中旨。
雖然中旨的權限沒有聖旨那麼高,但是也要分什麼時候。正所謂時移世易,順從大勢才是正道。現在朱由校這個皇帝威望正隆,權勢熏天,他的中旨還真就不太有人敢拒絕。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三皇治世,五帝分輪,帝者,以牧養生民為社稷。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內閣大學士孫承宗,熟讀兵書,通懂兵法,常有諫言,實乃朝中懂兵之臣。朕惜之愛之,自當重之用之,遷孫承宗為參謀處參謀大臣,即刻赴任。
「欽賜。」
聖旨宣讀完了,陳洪將聖旨合在一起,笑著說道:「陛下可是很看重孫閣老的,閣老謝恩領旨吧。」
在場的人就算是想破頭,也不會想到居然會是這樣的一份旨意。
陛下居然直接就把孫承宗給調到參謀處去了?
這個操作還真的是讓人不知道說什麼好。
孫承宗現在掌管著兵部,陛下想要提拔參謀處的地位,最大的阻礙自然就是兵部。
孫承宗這個兵部尚書兼內閣大學士,可以說是被人放在火上烤了。如果他不同意提拔參謀處的地位的話,肯定會造成矛盾和衝突,甚至被有心人利用。
可是如果同意的話,兵部上下又不好交代,甚至會引起文官的反彈,搞不好也會裡外不是人。像韓爌這樣的千年老狐狸就很有可能落井下石。
在這樣的情況下,孫承宗這個位置就不好幹了。
現在陛下把孫承宗直接調到參謀處去,孫承宗本人自然就沒什麼問題。人都掉走了,這提拔參謀處地位之事也怪不到他的身上去。
至於說兵部阻力的問題,自然也就沒有了。連做主的官員都沒有了,你指望誰來出頭?
兵部其他的官員?他們夠資格嗎?
無論是兵部左侍郎還是兵部右侍郎,這個時候都只有聽話的份。
陛下這一招可以說是如楊羚掛角,無跡可尋,簡直是秒到了毫顛。
一旦兵部沒有了尚書,自然也就是一盤散沙。從現在的情況來看,短時間內陛下恐怕不會任命兵部尚書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到了孫承宗的身上。
現在如果說有什麼轉圜的餘地的話,那就是孫承宗不接旨。
可是所有人都知道,不接這份聖旨是什麼後果,恐怕孫承宗會把陛下得罪地死死的。
有人不禁打了一個冷戰。恐怕這也是陛下的一種算計吧。
如果孫承宗不接聖旨,陛下恐怕就會用這個罪名把他打發走,而不會牽扯到兵部和參謀處的身上。
如果孫承宗接了聖旨,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