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刑部陝西清吏司跟往常一樣運轉,陝西、甘肅等地以及後軍督府、行人司以及京府軍後衛、河東鹽運司等處的刑事案件卷宗匯總到了這裡,由小吏抬著分給在座的各位官員。
卷宗很多,但是虱子多了不壓身,陝西清吏司的官員們早就練就了悠閒工作法。一壺清茶,一份邸報,一卷案宗,喝喝茶看看報,審審卷宗,時間也就慢悠悠的過去了。
總的來說,工作看似繁忙,但官員還很清閒。
刑部陝西清吏司的官員就這樣在繁忙中悠閒著,刑部尚書何鰲已經從嚴府回來了,小吏在耳邊小聲提醒郎中翟俊濤的時候,坐在門口的朱平安已經通過小吏的唇形讀出了。
不過,郎中翟俊濤沒有做任何表示,朱平安也沒有點破。
從何鰲回來大約過了半個小時吧,郎中翟俊濤又遣人請示過刑部尚書何鰲一次,小吏帶來了回話,翟俊濤聽後揮手讓小吏退下。
「來人,給朱大人上茶。平安,不用拘束,就把這當成翰林院,何尚書那忙完會遣人來通知我們過去。」郎中翟俊濤微笑著吩咐人給朱平安上茶,讓朱平安少安毋躁,看上去很熱情。
「平安多謝翟大人。」
朱平安起身拱手道謝,微微勾了勾唇角,扯出一絲不屑的笑,剛剛那小吏的話,朱平安聽不到,可是卻可以通過唇語讀出來。那小吏帶來的回話是要先晾晾自己。
呵呵,熬鷹?這是心理戰?
果然能做到尚書這種位置的都不是省油的燈,有時候等待最是煎熬人了,刑部幾次催函讓人覺的事情很緊急,可是自己來了刑部,人家卻又晾著自己,陳情的事說都不說,就讓自己等著。緊急,忐忑不安,會在等待著慢慢酵,等待越是漫長,心裡的防線崩潰的就會越大。
然後,對方再以逸待勞,自然事半功倍。
當然,或許何尚書壓根都沒把自己當回事,這麼做也只是習慣而已。
如果是一般新入官場的毛頭小子,此時大約會如他們想的那樣,在等待中自己把自己等崩潰了……不過,可惜遇到了朱平安。
朱平安比陝西清吏司的官員更悠閒,舒適的坐在靠門的桌前,得體的官服襯的人愈的精氣神好,書桌上擺著一卷剛剛從清吏司借閱來的朱元璋的《勸官箴》,不時的翻閱一頁。
在翻閱間隙,手裡會端起一杯熱茶,左手端著茶杯,右手執著茶蓋時不時的輕撥幾下杯緣,茶杯里的龍井茶葉在撥動下上下飛舞,在飛舞間清茶越的清香了。
在現代的時候,朱平安很少喝茶,即便喝茶也不怎麼講究,看電視的時候對古人喝茶總是拿著碗蓋撥兩下,很是不解。到了大明後,才弄清其中緣由。
古人喝茶是雅事,講究觀其形、看其色、聞其氣、品其味,這個用杯蓋撥動茶杯邊緣,上層水攪動會讓茶水在茶杯中形成對流,如同茶道一樣讓茶葉飛舞,使茶水更加入味,茶香也更加濃郁,如果你喜歡喝清茶,那就少撥動幾下就可以;如果喜歡喝濃茶,那就多撥動幾下。
另外,現代喝茶的茶杯都有一個過濾茶葉的金屬濾網,避免將茶葉喝到嘴裡。古代可沒有這種裝置,古人用茶蓋撥動茶杯,也是為了將茶葉茶渣撥動到另一邊,避免喝茶的時候喝了一口茶葉有辱斯文。
哦,是啊,古代喝茶茶杯都沒有那個金屬的過濾網,剛剛在翰林院隨完份子,還想著找個賺錢的途徑,話說如果把這個過濾網明「借鑑」到大明,是不是有搞頭?
嗯,在現代基本可以說人手一個了帶過濾網的杯子了,市場已經驗證過了,在現代行得通,應該沒道理在古代行不通吧。古人又比現代人更喜歡喝茶,畢竟在古代大約只有茶葉這種飲料了,人們也沒得選,可以說市場比現代還大。
這個可以有,當然,以後這個以後從長計議。
在朱平安品茗考慮過濾網的時候,刑部陝西清吏司郎中翟俊濤在一旁時不時的不著痕跡的打量著朱平安,然後翟俊濤整個人都被震住了。
朱平安舒適的坐著,儒雅的品茗,入神的思索過濾網也被郎中翟俊濤當成了看書看得入神。
然後,翟俊濤得出一個讓他震驚的結論,這個初入官場的少年在這種場合下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