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馬上要進入春秋戰爭了,上一點春秋戰爭資料便於大家閱讀。
1、中國古代的正式戰車,成員包括一個使用長兵器的武士,一名射手和一名御手。
2、「參乘」,音cānshèng,也作「驂乘」,古時乘車,坐在車右擔任警衛的人。古代乘車,尊者居左,馭者居中,另有一人居右陪坐,叫參乘,或車右。《漢書·文帝紀》顏師古註:「乘車之法,尊者居左,御者居中,又有一人處車之右,以備傾側,是以戎事則稱車右,其餘則曰驂乘。」
戰車即古代用於作戰的車輛,適於在平原上衝擊追逐,行軍時可運載糧響、軍需,紮營時可用於防衛;是我國古代一種重要的軍事兵器。我國使用戰車作戰始於商代,(據現代考證似乎夏代即有較高的製造工藝,也有可以已用於戰爭。)鼎盛於西周春秋,在其後的年代中也一直是一種有力的輔助力量。
戰車結構:
我國古代戰車一般用兩匹或四匹馬,車體為獨轅□,轅長近3米,或直或曲,轅前端有衡□,衡長約1米,上附有木軛□用於駕馬;車一般為雙輪,輪子用木製,直徑約1.4米;長轂□;車軸一般長約3米在兩端鑲有銅□□;車身為方輿□,車箱長約1米,寬約0.8米,四周設有欄杆,後方設有門以供人員上下。
到西周春秋時期,對戰車結構作了進一步改進:加大了車轅的曲度,抬高了轅端,從而減輕了服馬壓力,提高了車速;加寬了車箱,使車體寬度一般為1.5米左右,有利於作戰人員更靈活的在車內自由揮動兵器作戰;在□、轅、軛、等關鍵部位上大量使用銅製鑄件加固或裝飾,使車體更牢固,更耐用。(這類車被稱為「金車」「攻車」或「戎車」)
人員裝備:
一般的戰車配備甲士叄名,叄人各有不同的分工,一人負責駕車稱為「御者(御戎)」,一名負責遠距離射擊稱為「射」或「多射」,一名負責近距離的短兵格鬥稱為「戎右(車右)」。
戰車的主要武器有兩類,格鬥兵器和遠射兵器。中原車戰的主要格鬥兵器為戈(出國為戟),戈是一種長柄的勾狀兵器,有鋒利的雙面刃和前鋒,戰車所配備的戈一般長叄米左右,由「戎右」使用在戰車交錯時用於勾擊或啄擊。到了春秋末期戈大量的為戟所取代。
車上的甲士一般配備有青銅劍用於防身,在戰車毀壞或敵人躍上戰車時作貼身戰鬥。戰車上的遠射兵器主要為弓或弩,這些遠射兵器由射手負責使用,主要在戰車較遠距離衝擊時,進行射擊。
戰車上的人員防護主要靠皮製的甲冑和盾,(也有少量的銅製防具)戰車的成員主要直立與車中戰鬥,所以甲士兵用的皮甲都有較長的甲身,並且根據人員分工的不同有不同側重,如「戎右(車右)」需要揮動戈、戟等武器格鬥所以他的「披膊」一般只到肩部,而「御者(御戎)」則把「披膊」向下延伸到手手腕,並連有護手。
戰車上一般使用大型盾,多數為皮製,並在盾加綴青銅部件用於加固。到了春秋時期開始給駕車用的馬配備馬甲,用於保護戰馬免受殺傷。除此之外一般的戰車還在不作戰時運輸一些輜重,載有一些修理戰車所需的工具。
車戰的編制:
戰車是一種大型兵器,靈活性較低很難單獨作戰,在戰車中一般除本車的甲士外還配備一定的「徒卒」(步兵)協同作戰,並在作戰中由一定數量戰車組成編隊。
在西周一般每乘戰車配有徒卒十人,五乘戰車組成一隊,每五隊(二十五乘)組成一個「正偏」,每四個「正偏」(一百乘)組成一個師,每五個師(五百乘)組成一個軍。另外在車兵和直接配署的徒卒外還有大約兩倍的步兵單獨編組用於協同作戰。
到了春秋末期,車戰成為主要作戰方式,隨著各國兵源的增加(春秋前一般只徵召平民貴族參加軍隊)軍隊中車載甲士和步卒的比例有了變化,每乘戰車的徒卒增大到七十餘人,(即當時許多文獻中所謂的車千乘,帶甲十萬)作戰時一般十五乘編為一個「偏」,每兩個「偏」編為一卒,這成為車兵作戰的基本單位。
作戰動用:
我國戰車的使用主要在商代至漢代初年,以後其在軍中的地位被騎兵所替代,成為一種輔助型的兵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