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大漢建興四年四月,永安都督、中都護、都鄉侯李嚴,升遷前將軍,同時從巴東郡的永安移治巴郡的治所江州。道友閣 www.daoyouge.com
原李嚴副將陳到接手永安的防禦,仍歸李嚴統屬。
同月,李嚴回錦城面聖謝恩。
與此同時,越雋長史馮永給錦城寫三封信,一封是給留守自己府上的小妾阿梅,一封是通過錦城轉去給漢中的張星憶,最後一封,則是給大漢丞相。
諸葛亮接到越雋長史馮永的來信後,考慮許久,然後召來丞相府的長史向朗,參軍蔣琬、楊儀、張裔等人,同時還特意請來前將軍李嚴。
馮永的來信裡頭,講的是關于越雋的治理設想,其中著重點出越雋夷漢分布不均衡所造成的尷尬局面。
對此建議對夷人進行大力教化。
這個本來也沒什麼,父母官麼,不就是教化子民,勸課農桑麼?
可是關鍵就在於,馮永提出的教化,是拿朝廷新編出來的典籍作為教化的一部分教材。
於是這就涉及了一個敏感問題知識解釋權。
南鄉紙的出現,讓朝廷有了與世家大族爭奪知識解釋權的機會。
但僅僅是重新編輯典籍,對典籍進行註解,那只是第一步。
最重要的一步是,要把官方註解的典籍推廣開來。
這才是最關鍵,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就如南鄉這種馮永自己一手建起來的地方,最多也就是教人最基礎的識字和不被世人看重的算術之學,在朝廷的官方註解典籍出來之前,根本也沒敢碰這些領域——當然,暫時也沒這個需求就是了。
就這樣,還是被人噴為群魔亂舞之地。
至於蜀中這種被世家大族壟斷教育權知識解釋權的地方,朝廷想要推廣自己的官方典籍標準,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畢竟幾百年的世家風流不是白說的,單單一句「這句話自古以來都是這樣解釋」,就足以讓世人覺得世家的解釋更有權威性,正確性。
所以想要從世家手裡爭奪知識解釋權,是一個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
馮永提出的建議,讓大漢丞相看到了另一種途徑。
農村包圍城市這句話,大漢丞相是不懂的。
但他知道,漢夷雜居的地方,同時也是世家勢力薄弱的地方,如果在這些地方推廣官方典籍呢?會不會有點效果呢?
大漢丞相考慮了許久,也沒有什麼把握,所以這才召集眾人過來商量一下。
「丞相,光武皇帝時,南匈奴內附,分屯部眾於邊境各郡,助大漢戍守邊疆,大漢由此邊境安寧,此乃長策是也。」
「丞相平南中,卻不在南中諸縣設漢官,駐漢兵,仍由夷人自治,朝廷不但不費錢糧,反而能得銅漆牛馬之利,此亦善策是也。」
「故嚴以為,馮長史之言,實是多此一舉。那越雋夷人,若是願意歸順者,可教其農桑,若是不慣農桑者,可仍令他們自守其地,遵其舊俗。」
「若是過於壓迫,只怕會再生夷亂,焦璜、龔祿便是前車之鑑。」
李嚴比諸葛亮大一歲,但因為吃好喝好,看上去反倒是比諸葛亮年輕一些。
此時坐在主客的位置,慢條斯理地說道。
李嚴的意思很明確,那就是懷柔,只求夷人不亂即可。
至於教化什麼的,就不要強求了。
光武皇帝那等雄才,不但讓南匈奴的人南遷,甚至還專門劃分了地方給他們集中居住。
丞相你平定南中後,不也是仍讓南中的豪族和夷帥蠻王統其舊部麼?
這馮郎君卻是有些折騰太過了。
教化?教化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麼?萬一激起夷亂怎麼辦?
這話要是放在兩年前來說,那的確沒錯。
但今日不同往昔,朝廷手裡有錢,有糧,甚至還可以通過毛布和南鄉儲備局發行的票子,悄悄而又隱蔽地觸摸一下世家大族的敏感點。
老子現在不用求你了,甚至反過來你還得求著我,憑啥你手裡有的東西我不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