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測試廣告1夔州府,瞿塘關。文師閣 www.wenshige.com
看著已經改旗易幟的瞿塘關,郭四喜又轉頭看了看船上掛著的「漕」字旗和「袁」字旗,此刻他終於明白此舉是為何了。
自雍正年間得到清廷認可的漕幫,早已成為寄生在漕運之上的黑白無常,幫派內有嚴厲的「漕規」,依靠江湖義氣,維繫著幫派整體的嚴肅性,隨著競爭壓力的增加以及規模的發展,漕幫逐漸成為無人敢於招惹的水路一霸。
而在此前,漕幫並未獲得清政府的完全認可,在其以壟斷運河水運為目的的活動中不可避免的有各種違法行為,作為一個專業的打手,嗯,水手,有點暴力行為很是正常的。
但是,漕幫因為染著替清廷辦事的底色,麾下船隻雖然可以在水路上橫行,遇見這三種船隻仍然得像小媳婦一樣受氣。
第一種是官船,特別是欽差的官船,這種帶著上諭的清朝命官,乘坐的船隻自然也隨著乘客的身份高人一等,在水系航道中享有優先通過的待遇,即使是漕船在相遇中也必須讓道。
倘或是官船故意找漕幫船隻的麻煩,可在瓶頸地帶逗留不走,漕船負責押運的幫首,自然少不了一套疏通。
第二種是清朝水師的船隻,自古有「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所以更別說是漕幫的面子了,自古皆是沙場百戰精兵可以馬踏江湖,既然有軍事上的理由,水師的船隻在航道內當然比漕船神氣。
第三種船隻,也讓漕船最氣憤亦無可奈何,那就是來自雲南的運銅船。
自古以來押運銅船都是一個苦差事,千里迢迢北上,船上的水手們都持不在乎的態度,畢竟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只是為了混飯吃,而且這份生計確實是艱苦,不干也罷,所以運銅船上的夥計都帶著一股蠻勁以及衝勁,一般人都不願意招惹。
更重要的是運銅船的吃水很深,在運道中橫衝直撞,無可匹敵者,一旦撞上運銅船,十有八九會自沉。
在清朝告官也是運銅船必占上風,因為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運銅船因為船身重,吃水深不易控制,不方便避讓別的船隻,所以別的船隻若是自己不小心,撞沉了也就是活該。
漕幫面對這些江湖上的麻煩,自然有自己的手段應付,不管是拜碼頭打點關係,亦或是和氣生財,結果都是相安無事。
到了嘉慶年間,安慶府的漕幫水手們成立一種秘密組織安慶道友會,簡稱安慶幫。
後來各地都有會員,為了避免被認為是地域性幫會改稱安清道友會,簡稱清幫,諧音青幫也就是後來民國時期的青幫!
運河的漕運全靠漕幫,人多,船多,勢力廣,聲勢大,一旦漕幫不動,各省百姓的吃暍,各省的年糧,軍餉,馬上就會不繼;所以,各地官府,甚至漕運總督,就連清廷,都不敢輕看漕幫,無不讓漕幫三分。
但是如今的漕幫畢竟只是一個半官方性質的民間團體,在四川大部已經丟失的情況下,黎漢明可不敢保證清廷為了斷絕四川與外面的聯繫,而對所有入川船隻進行打擊。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黎漢明早有交待,護送學者的船隊除了打出漕幫的標識性旗幟外,同時也把袁枚的旗號打出來。
畢竟如今的袁枚算得上是名滿天下,「五侯為之傾倒,走卒識其姓名,文採風流,論者推為昭代第一人」。
清中葉乾嘉年間,有兩大紅人,並稱「南袁北紀」,既袁枚和紀昀,紀昀不必多說,跟他齊名的袁枚是個什麼水準也就可想而知了。
就算沿途清軍再不開眼,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而對名滿天下的袁枚出手,不然後果就是會引得天下文人群勢洶洶。
「郭堂主,看到了吧,如今這瞿塘關已經落入我們紅旗軍之手,四川應該也就差不多了,到時大軍東出,你們的漕運必然會受到影響,所以還請慎重的考慮考慮我們的建議。」看著瞿塘關已被紅旗軍占領,吳叔頓時感覺與有榮焉,頓時笑呵呵的走到郭四喜身邊說道。
為了方便出行,黎愷便打起了郭四喜的主意,在魯港時吳叔等人也曾勸過,但郭四喜顯然在不了解情況下就胡亂應允,直說考慮考慮。
而此趟為了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