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秭歸之圍,原本是圍三闕一的。
這是攻城戰的常規配置。
除非是生死大敵,亦或是雙方有什麼不可開解的仇恨,否則一般性的來說,都不會故意將城圍堵得水泄不通。
人類的歷史之所以有相對的重複性,其實就和圍三闕一的慣例是差不多的。
總是習慣如此,亦或是總是有些缺失。
人的壽命都是有一定期限的,而大部分普通人學習和成長的時間也是一致的,人性也不會因此有大規模的改變,所以表現出來的手段和辦法等等,其實在歷史上和古代人也相差不會太多。
圍三闕一也是心理戰,就是一句話,能賴活著,總比死了強。
而在歷史上,這同樣的一句話,是不是也多次出現,重複再三?
黃蓋是宿將,他所選擇的,最初也是圍三闕一,一方面是以此來影響城內川蜀兵卒鬥志,另外一方面的原因是等著黃柄抄後路
不過麼,現在不一樣了。
僵持拉鋸了幾天之後,情況發生了變化。
黃柄大敗而歸,雙手骨折,這雖然說沒死,或者說暫時不至於死,但實際上就基本上等同於他已經完全和這一場戰役無關了。
這就相當於斷絕了他往上晉升的道路。
黃蓋大怒,甚至他不得不動用理智來拼命壓抑自己的內心的怒火,不至於因此就做出什麼喪失理智,連累三軍的事情來。
黃蓋需要報仇,給自己報仇,也給他兒子報仇。
若是不能報仇,那麼這個仇恨就會成為黃蓋,乃至於黃家上下的全體負擔,成為一個血淋淋的恥辱。有仇必報,這是漢人的傳統,而且最好還要是當場報的,才能稱得上是君子,十年報仇尤未晚的只能說是有志氣的窮鬼,而那些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頂多就是無能者的叫囂。
因為三十年,對於一個漢人來說,太長了。若說是一整個時代的變革,世間的波濤,那麼三十年確實不算是什麼,轉眼就過去了,可是在大漢當下,即便是到了後世,人生又有幾個三十年?真等三十年,仇人說不得都死了兩代人了,還找誰報仇?像是伍子胥那樣挖出來鞭屍?
故而《春秋》告誡後人,要報仇就要儘快,伍子胥那樣的,不可取。再怎麼鞭屍,死者也不會痛了。而活著的,才會痛,才會怕。秦始皇害怕大鐵椎,劉邦害怕鴻門宴,就連後世電流首相也害怕散裝槍
黃蓋在得到了黃柄敗落,並且受傷的消息,根本就沒想著還要什麼十年,三十年,他立刻下令,有仇現在就要報,呃,不是,是改變了圍三闕一的布局,他加強了攻勢,甚至準備擴大包圍範圍,準備將秭歸城四面都圍堵起來,死活要讓秭歸的川蜀軍的血,來洗刷他和他兒子的恥辱。
黃蓋可以忍受委屈,被人辱罵,可以被人扒了衣服打屁股,甚至他自己覺得這些事情都沒有什麼,可是當知道了他孩子受傷的時候,他卻難以壓抑心中的怒火。
可是當江東軍在這一天的清晨,天色光亮,鼓譟著撲往秭歸的時候,卻發現秭歸的北門虛掩
旋即在陣前的陳武便是二話不說,也根本不等黃蓋的指令,當即發動攻擊。
果然,秭歸城中已經是空蕩蕩的了。
不是說完全沒有人,而是秭歸之中的川蜀兵卒已經撤走,只剩下了少部分的秭歸百姓。
秭歸城中,原本人口就不多。在上一次的戰亂的時候,原本秭歸的豪強和士族,就基本上都跑了。一部分逃亡到了江東,另外一部分則是去了川蜀,因此在秭歸城中剩下的人,基本上都是一些零散的百姓。
諸葛亮撤離的時候,並沒有帶著他們走,也沒有強迫這些百姓要撤離
這個做法明顯和歷史上諸葛亮在荊州的時候不一樣。
歷史上劉備撤離荊州,那是恨不得連城中的一磚一瓦都帶走,所謂『百姓景從』麼,聽聽就好了,真要是覺得仁德就可以讓百姓全數都跟著走,那腦袋一定是有一個坑。
劉備當時窮啊,窮得叮噹亂響。這一點毫無疑問。
那麼當時曹操大軍兵臨城下,江東就僅僅因為劉備有一個名分,一個所謂大義,然後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