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小
中
大
楊錚似乎一夜之間便從所有熟悉他的人身邊消失。
也幾乎所有認識楊錚的人,都會覺得楊錚現在大概率過得不會太差。
他的棋下的很好,毅力與耐性也不錯,在這個浮躁的社會,他比許多人都要腳踏實地。
若是經商創業,他大概也能憑藉著自己的腳踏實地闖出一番屬於他自己的事業。
哪怕是打工,一個勤奮老實的人,他的晉升之路也不會太慢。
只是還是有很多人會惋惜,惋惜著他應該在棋壇大展拳腳,在這個屬於象棋的時代,他更踩著風口,成為一個傳奇。
可事實真如他們所想像的那樣嗎?
古城是一個不出名的小城,在這個小城裡,人們的生活節奏很慢,慢到幾乎不可思議。
曾經的古城也在6.70年代輝煌過一段時間,在那個物資不算豐富的年代,古城因為周邊的鐵礦資源豐富再加上疑似出現石油的傳聞,一時間吸引了無數的投機者與天南地北討生活的遊蕩客蜂蛹至此。
一家家污染嚴重的大型工廠,一間間方便落腳的大小旅店也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唐突的出現在這片原本寧靜平淡的土地之上。
過度的開採資源,再加上為了探索石油而荒廢的一片片農業用地,當資源散盡,熱度散去,石油未知,留給這座城市的也只剩下狂歡過後的一地雞毛。
年輕人,聰明人,有錢人,在短暫的狂歡後,他們看著這一地雞毛也意識到這片土地上很難再出現以前的輝煌,他們都紛紛的離開這片土地,去往更有前程的大城市。
而老人,笨人,普通的人,他們看著這滿地的雞毛,他們倒是沒有離開。反而撿起了一根根原本骯髒廉價的雞毛,重新做成了肥料,撒進荒廢的田地里。
吳不凡就是這樣的人,他三十出頭,高大健壯,踏實能幹,雖說算不上太聰明,但也絕對算不上愚笨。
可若是硬要說出他的一個缺點的話,那就是吳不凡特別認死理。
甚至他還因此多了個綽號,叫吳愣子。
吳愣子認死理認到什麼程度?原本在他讀大專的時候,他由於勤奮刻苦,得到了老師還有實習單位的賞識,也有機會留在大城市裡,但他思量再三之後又毅然決然的決定回到那個養育自己的小城裡。
他之所以決定回去,只是因為他答應過自己那終生一事無成的父親,他會出人頭地,也會為著自己父親最愛的古城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吳愣子的父親曾是和他一樣認死理的人,也因為認死理,他的父親一生都沒有太大的成就。
曾經他的父親作為鋼鐵工人,勤奮勤懇,連續四年都是廠里的最佳員工,他也認為自己的生活就像父親的勤勞一樣,會越來越好。
可現實卻給了他們家開了個天大的玩笑,廠里改革,第一個下崗的就是他勤勞的父親。
為了養家餬口,也為了能夠給妻兒更好的生活,他的父親決定去大城市闖出一片天地。
在他還年幼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跟著當時古城大多數年輕人一樣決定去發達的沿海城市發展。
他也相信自己的父親絕對會出人頭地,他的父親的確也在前幾年掙到了錢。但在後面,他又因為相信他人,為老鄉做著商業擔保借了一大筆錢,最後不僅賠光了那幾年掙得所有的錢,還欠下了一屁股的債。
直到自己的父親去世前一年,他們家才還清了所有的債務。
而他的父親也看透了人生,在自己彌留之際,除了給他留下了腳踏實地四個大字以外,就告訴他一定要努力學習,等他有出息的時候,要好好建設著這個永遠不會嫌棄「失敗者」的古城。
吳愣子記住了父親的話,雖然他不太聰明,但他也儘自己所能,考上了他「力所能及」的學校。
在畢業之後,他回到了家鄉,開始創業。
一沒學歷,二沒人脈的他,只能選擇門檻最低的餐飲進行創業。
他本就是一個能吃苦的人,再加上他也不算笨,結合著自媒體的雙線操作,在創業初期就獲得了不錯的反響。
在事業逐漸進入穩定期時,一紙拆遷通知,卻讓他精心